如影随形

影子是一个会撒谎的精灵,它在虚空中流浪和等待被发现之间;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....

您现在的位置是:主页 > 模板分享 > 国外 >

山东日照港:粮食装卸配备“中国芯”

发布时间:2025-10-09 15:07编辑:365bet登录浏览(169)

    9月30日,随着最后一颗粮食通过封闭的输送系统进入圈套,一艘满载10万吨的轮船缓缓驶离山东省日照港。今年9月,日照港大豆吞吐量创历史同期新高,得益于我国首艘国产自动化粮连船的下水。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进口口岸和口岸,国产装备订单增加了我国供应链安全的保障。 在日照港粮食智控中心,数字孪生平台实时展示现场动态运行情况。只需点击鼠标,操作人员即可监控整个现场转运、入库、仓储过程。粮食码头作业现场,船上粮食的“绿色巨人”缓缓向船腹伸出“手臂”,钻入船舱。横向、纵向“双“地狱”末端的“手臂”开始转动,带动酱油到机舱坐上“电梯”,爬上升起在半空中的密封皮带输送机,最后把粮食带到圈套里。 “该设备具有创新性,囊括了物料提取、皮带斗垂直提升和水平输送、动态连接无粉尘物料输送、全自动控制和安全防护‘四大技术’,属于国外技术垄断。”日照港句容公司生产业务中心主任刘尚娟表示,“主要技术和关键部件100%国产化,最大清除效率可达每小时1500吨,是我国港口机械装备领域的重大创新成功。” 过去,粮食码头持续使用的乌农船通常是国外技术产品。不仅基础设备依赖进口,影响运行安全,但成本高、能耗高、运行效率不高。每当一艘粮食船上传时,由于设备问题,有20%以上的粮食无法自动获取,需要人工清理。 成功始于产学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。围绕工业病害,日照港与武汉理工大学、武汉凯瑞合作组建研究团队,打造“需求-研究-应用”变革的合作模式。经过研究论证和技术积累,项目组锁定“螺旋物料回收+带斗输送”作为基础设计方向。 “港口输送需求、提供场景,大学提供理论指导,企业提供图纸和设备。三者各发挥所长,缩短了研发周期和开发时间。”alf。”日照港科技创新中心主任王延迪说。 实际运营情况表明,与该船现有多艘主力船舶相比,该船时间效率提高25%,吨mULA电耗降低0.4千瓦时至0.34千瓦时,年节电185万千瓦时,板材销毁能力提高80%;其单舱净空能力下降至13%,比同类设备低48%。 “以前需要全副武装作业才能清舱,但现在远程控制、精准搬运几乎可以‘将颗粒物返仓’,安全、绿色、高效。”日照港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员李世龙说。 (记者宋喜群、冯帆、通讯员徐宜杰) (编辑:梁秋萍、彭静) 分享这么多人都能看到